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怎么让马蹄莲快速发芽(马蹄莲从发芽到开花要多久)

马蹄莲怎么繁殖,马蹄莲的繁殖方法

马蹄莲 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花朵,而且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受到大部分人喜爱,但是很多人在养殖马蹄莲的时候,都不知道马蹄莲怎么繁殖,所以要想在养一盆马蹄莲的话,还要去市场上购买才行,这样做既浪费钱,有体验不到繁殖乐趣,接下来就随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一、马蹄莲怎么繁殖

马蹄莲作为多年常绿的草本植物,繁殖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且马蹄莲的繁殖方法有三种,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分株繁殖,这种繁殖方法的成功率比较高,而且繁殖起来也比较容易,只用将植物从盆土中取出来,然后在进行分株繁殖即可。

并且马蹄莲的播种繁殖是最难的,因为首先要进行播种,然后要经过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养护,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当马蹄莲生根发芽后,才算真正的繁殖成功了,对于养花经验较少的人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二、马蹄莲的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等它的种子成熟以后将之采集,再进行播种,一般是种在屋内的盆中,让它发芽的温度要有十八到二十四度,等到十五到二十天后就可以发芽,一般种植后三个月就可以长出花来。

2、分球繁殖

分球,也是马蹄莲的繁殖方法之一,当它进入休眠期间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块茎四周的小球形的植株给切下来,然后另行种植,值得一提的是,马蹄莲的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夏季因高温干旱,马蹄莲会进入休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马蹄莲全年不休眠。

3、分株繁殖

马蹄莲植株进入休眠期后,剥下块茎四周的小球(一般在花期过后也可以),另行栽植即可,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不过马蹄莲的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温室,冬春开花,夏季因高温干旱而休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全年不休眠。

三、马蹄莲繁殖注意事项

如果是室外栽种的话,一般是在秋天以后再进行种植,两棵植株之间的距离要有二十五厘米,并且要用肥沃的发黏的土壤,一般用园土加上煤灰以及动物的粪便就可以。

在栽种之后给它盖上三四厘米厚的土,等到20天后就可以长出小苗。在成长期间,它喜欢充足的水分,我们需要经常给它的叶和周边的地面洒点水,并且要让它的叶保持干净。

结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马蹄莲怎么繁殖,其实马蹄莲的繁殖方法很简单,而且想要繁殖的话,也有三种方法可供人们选择,所以想要繁殖马蹄莲的话,可以选择这三种方法来进行繁殖。

在实验室马蹄莲怎么种发芽率高?

在2月初至4月下旬,选择白色、健壮、大型的马蹄莲品种,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在马蹄莲花刚开时,在不伤其组织的前提下,轻轻撕去苞片,使花穗下部的雌蕊完全露出。授粉要充分,为保证授粉成功,可每天授粉一次,连续2次至3次。授粉应选取异花花粉,在此期间一定要控制好温度,白天20℃左右,夜间10℃ 左右,忌温度过高。授粉后15天左右子房明显增大,两个月左右成熟,果实呈穗状,橘黄色,像个小小的菠萝,洗去果肉,晾干,贮存在通风干燥处。 8月上旬开始播种,播种前最好先催芽,用70℃左右热水浸种,水凉后倒掉,盖上几层湿布,保持湿润,每两天用水冲洗一次。15天左右出芽,在备好的苗床或浅盆内播种,土盖过种子即可。注意要适当遮光,湿度要大一些,温度不宜过高,这样一星期左右小苗就会长出土面,以后可按马蹄莲的一般管理方法管理。

马蹄莲的发芽问题!

马蹄莲性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它不耐旱,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叶片枯黄的情况。此外,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它容易发生蚜虫危害,也会导致叶片发黄。从养护上讲,3-4月份为白花马蹄莲的开花盛期,花谢后应及时剪掉残花以免消耗养分。在夏季的5-7月,它进入休眠期,应少浇些水,待叶全部枯黄后,可取出球茎,置于通风阴凉处贮藏,待秋季再栽入盆中。

因为您没有具体介绍养护的方法,所以无法确切判断叶枯黄的原因。您可以根据以上介绍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马蹄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慈姑花、海芋、水芋、观音莲等。原产埃及和南非的开普敦等地。其地下具肥大的肉质块茎,株高60-70厘米,叶片绿色,呈大椭圆形,佛焰苞纯白色,中间的肉穗花序呈鲜黄色,若气温合适,可四季开花。马蹄莲花形独特,洁白如玉,花叶同赏,是花束、捧花和艺术插花的极好材料,且花期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栽培管理又比较省工,目前在切花生产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1、马蹄莲生物学特性

马蹄莲性喜温暖、湿润且稍微荫蔽的环境,忌干旱与夏季暴晒,但花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否则佛焰苞常带绿色。不耐寒,冬季忌霜害,生长适温为白天15-24℃,夜间不低于13-16℃,冬季越冬温度不能低于5℃。在冬暖夏凉地区能全年开花。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均会造成植物休眠。马蹄莲喜肥沃、含腐殖质较多的壤土或略带粘性的壤土。在主茎上,通常每展开4片叶就各分化2个花芽,夏季遇25℃以上高温,会出现盲花(有花苞不开花)或花枯萎现象,或中途停止发育。在实际栽培中,每株只能采切3-4枝切花。

2、栽培管理方法

(1)定植前准备 栽培地要求疏松、肥沃的粘质壤土。先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喷施土壤消毒剂(如敌克松),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7天,揭开薄膜待气味散尽(1-2周)后待种。定植前施足基肥,每亩可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堆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70千克、菜饼及骨粉各30千克,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整平。一般做宽120厘米的畦,高于畦10-15cm做宽30-40cm的操作行。

(2)定植 取无病块茎,在地下部15-20厘米左右处切断,每株应具有3-4个主球并带子球的根丛,然后定植于整好的浅淹水的圃地,注意勿深植,覆土约5厘米。

定植采用东西向,株行距根据种球大小而定。一般开花大球的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每畦种2行,定植后应充分浇透水,以利于块茎快速发芽生长。

(3)越夏 马蹄莲的自然花期在3-5月,6-7月是夏季休眠期,夏季处理的方法采用直接留在土中越夏,迫使它提早打破休眠。此法花期早,较省工,但土壤要求病害少,并在夏季用敌克松浇灌土壤,防止烂球。

(4)定植后管理.

①水分管理 马蹄莲喜湿,生长期内应充分浇水,通常水温约15℃左右,浇灌用水的pH以6.5-7.0为宜。生育过程中,常在叶面、地面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待5月以后植株开始枯黄,应少浇水,保持干燥,促使其休眠。秋冬季覆盖塑料薄膜期间,因夜间要保温,常洒水,成高温多湿状态。晴天时,应注意棚内的换气通风,防止植株徒长软弱。

②肥料管理 马蹄莲为喜肥植物,在生长期间,每1周追施0.2%的复合肥料1次,到了花期,改为每4-5天施用1次,但切忌肥水浇入叶柄,否则易造成块茎腐烂。一旦马蹄莲的块茎受伤,很易感染软腐病。

③光照管理 定植后,为促使其提早成活,从温度上升的6月下旬到8月下旬之前,遇强光天气须用遮荫网覆盖,遮光30%-60%。越夏若要保持不枯叶,至少遮光在60%以上。

④营养体管理 定植后的第一年,为使植株生育充实,可不摘芽。但自定植后的第二年开始应摘芽,保证每平方米3-4株,每株带10个球左右,其余全部摘除。否则由子球或小球发生的大量芽体,会造成株间的通风不良,而且营养体的生长旺盛,易造成与生殖生长之间的不平衡,而使切花产量减少。此外,当植株生长过于繁茂时,可除去老叶、大叶,或切除叶片的1/3左右,以抑制其营养生长,促使花梗不断抽生。

⑤温度管理 据贵阳市气象部门统计,今年我市旬平均气温未出现低于0℃的天气,但在元月19-21日、24-28日、2月1日-5日出现雪凝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采用薄膜小拱棚保温,若保持10℃以上温度,可连续开花,最低温度不能低于0℃。

(5)繁殖方法 生产上常用自然分球繁殖。在春秋两季,或在花期以后、夏季休眠期进行,取多年生块茎进行剥离分栽即可,注意每丛须带有芽。一般种植2年后的马蹄莲可按1:2甚至1:3分栽。分栽的大块茎经1年培育即可成为开花球,较小的块茎须经2-3年才能成为开花植株。

小球栽种时注意用土疏松、肥沃,出芽前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旺盛时期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腐熟的肥水;生长期间若有花茎出现,应及时拔除,以保证养分供应给块茎的膨大发育;马蹄莲喜高温高湿,气温较高时,多施肥水;而当气温低时,应减少肥水供应。

按这样试试看吧!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怎么让马蹄莲快速发芽(马蹄莲从发芽到开花要多久)》
文章链接:https://www.xianhuayuan.com/hua525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