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茶花如何扦插(山茶花如何扦插成活率高)

山茶花的繁殖方法有哪几种?

山茶花

含苞待放的山茶花在绿叶的衬托下,阳光的照耀下显的格外羞涩美丽,春天是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是人类赏花的大好时节,也是山茶花繁殖的好时机,那么山茶花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呢?

  一、扦插繁殖

以6月中旬和8月底左右最为适宜。选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的当年生半熟枝为插条,长8~10厘米,先端留2片叶。剪取时,基部尽可能带一点老枝,插后易形成愈伤组织,发根快。插条清晨剪下,要随剪随插,插入基质3厘米左右,扦插时要求叶片互相交接,插后用手指按实。以浅插为好,这样透气,愈合生根快。插床需遮荫,每天喷雾叶面,保持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插后约3周开始愈合,6周后生根。当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扦插时使用0.4%~0.5%吲哚丁酸溶液浸蘸插条基部2~5秒,有明显促进生根的效果。

  二、嫁接繁殖

常用于扦插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少的品种。以5~6月、新梢已半质化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接活后萌芽抽梢快。砧木以油茶为主,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4月上旬播种,待苗长至4~5厘米,即可用于嫁接。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山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天后去除口袋,60天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三、高枝压条繁殖

高枝压条多在4~5月间进行方法是选上年生枝条,在高压部位环状剥皮,环剥宽0.5厘米;用适度大小的塑料薄膜包裹环剥部位,包裹长度10~15厘米,先将下部口扎紧,内装湿润培养土,常保持土壤湿润,再扎紧上部口;发根后即可剪下另行栽植。

山茶花

  四、播种繁殖

适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种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种。以浅播为好,用蛭石作基质,覆盖6毫米,室温21℃,每晚照光10小时,能促进种子萌发,播后15天开始萌发,30天内苗高达到8厘米,幼苗具2~3片叶时移栽。

五、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厘米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厘米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钟,再转移到1/2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以上是山茶花的五种繁殖方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繁殖的,只要操作方法对、管理好培养基以及控制好环境温度,那么山茶花一定可以繁殖成功的。

山茶花有哪些繁殖方法?

山茶花

含苞待放的山茶花在绿叶的衬托下,阳光的照耀下显的格外羞涩美丽,春天是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是人类赏花的大好时节,也是山茶花繁殖的好时机,那么山茶花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呢?

  一、扦插繁殖

以6月中旬和8月底左右最为适宜。选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的当年生半熟枝为插条,长8~10厘米,先端留2片叶。剪取时,基部尽可能带一点老枝,插后易形成愈伤组织,发根快。插条清晨剪下,要随剪随插,插入基质3厘米左右,扦插时要求叶片互相交接,插后用手指按实。以浅插为好,这样透气,愈合生根快。插床需遮荫,每天喷雾叶面,保持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插后约3周开始愈合,6周后生根。当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扦插时使用0.4%~0.5%吲哚丁酸溶液浸蘸插条基部2~5秒,有明显促进生根的效果。

  二、嫁接繁殖

常用于扦插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少的品种。以5~6月、新梢已半质化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接活后萌芽抽梢快。砧木以油茶为主,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4月上旬播种,待苗长至4~5厘米,即可用于嫁接。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山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天后去除口袋,60天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三、高枝压条繁殖

高枝压条多在4~5月间进行方法是选上年生枝条,在高压部位环状剥皮,环剥宽0.5厘米;用适度大小的塑料薄膜包裹环剥部位,包裹长度10~15厘米,先将下部口扎紧,内装湿润培养土,常保持土壤湿润,再扎紧上部口;发根后即可剪下另行栽植。

山茶花

  四、播种繁殖

适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种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种。以浅播为好,用蛭石作基质,覆盖6毫米,室温21℃,每晚照光10小时,能促进种子萌发,播后15天开始萌发,30天内苗高达到8厘米,幼苗具2~3片叶时移栽。

五、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厘米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厘米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钟,再转移到1/2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以上是山茶花的五种繁殖方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繁殖的,只要操作方法对、管理好培养基以及控制好环境温度,那么山茶花一定可以繁殖成功的。

山茶花如何扦插才能保活?

山茶花扦插,是我国许多地区广为采用的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山茶花扦插穗长短不同而分为长穗、短穗和叶插三种方法。长穗扦插,是指采用当年春梢有3~5个节和腋芽及顶芽的枝条作为一个插穗的扦插方法。短穗扦插,是用1~2节,长约3~5厘米的枝条作插穗的扦插方法。叶插,是以叶片及其叶柄基部所带的幼芽与极少木质部作为一个插穗的扦插方法。扦插繁殖技术的关键是:

1、扦插用土:供山茶花插扦用的土壤,必须是疏松、保湿、透气性好的酸性土壤。通常采用带沙的山黄泥(南方叫红壤),但切勿用表层肥黄土。没有山泥也可用蛭石或珍珠岩代用。蛭石、珍珠岩保水,透气性强,插后生根比山泥快。也有用泥炭作扦插基质的。但用河沙作扦插山茶花基质是不适宜的,因为河沙保水性差,扦插后管理费工夫。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用山泥或蛭石或珍珠岩作扦插土,其颗粒均不宜太细,也不宜过粗。前者透气渗水不好,后者插穗无法稳定,对生根不利。一般扦插用土的加工过程是:先把生黄泥取来放到苗床或扦插盆内,将粗粒黄泥弄碎,并将部分粗粒置于盆(或床)底,上面铺上7~10厘米厚的细黄泥(粗细不超过黄豆大小),轻轻抹平,但不要压紧。然后用清水浇透表面,待土质潮湿,即可扦插山茶花。

2、扦插季节:一般家庭莳养山茶花,以在夏初、夏末扦插为宜。生产性盆栽山茶花也在此时扦插繁殖。山茶花从4月份开始萌芽到5月25日至6月上旬,为一年中的第一次扦插期。扦插时,剪下当年刚半木质化的新枝,插入扦插土壤中。扦插最好在6月初进行。因为此时山茶花枝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态氮和速效磷、钾及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活动旺盛,生长速度快;同时芽中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因此扦插成活率最高。如果误了上述季节,延到6月中下旬扦插,此时某些枝条已萌发二次新芽,此时扦插,必须小心地摘去刚萌发的顶芽。否则,扦插后在叶芽内产生花蕾,此叶芽难以萌发。所以扦插季节一定要掌握好。7月下旬,是山茶花第二次扦插期。因为山茶花植株在5月底到6月初剪掉枝条后,到7月中旬均可长好第二次新叶,到7月下旬枝条已经半木质化。虽然枝条要比第一次插期偏成熟些,但此时正值高温季节,温度高,湿度低,因此必须在扦插后搭二层荫棚,使其遮荫度在85%以上。切勿让阳光直晒山茶花。

在没有特殊保护装置的情况下,其他时间一般不宜扦插。有保温、保湿和调光设备的,也可进行春插和秋插。如果使用生根激素,其浸蘸浓度为250~500ppm。其具体实际浓度,视插条粗细不同而不同。

3、保湿和遮光:插穗从母株剪断后,必须立即采取保湿措施,防止穗条发生萎蔫。其保湿方法最好是将穗条放在空气湿度饱和的密闭透明玻璃或塑料容器内(或塑料袋内),但不能浸在水中。暂时不扦插的穗条,需保存或运输10~15天时,应将它放在有散射光照射的条件下,白天不要将它放在黑暗处,以维持它的较低但又正常的生理活动。

插穗扦插后,除应保持土壤湿润外,还必须使插床(花盆)空气湿度达到85%左右,以防止插穗失水枯萎。具体保湿办法是在插床上拱覆盖透明的塑料薄膜(又称封闭育苗)。这可节省浇水管理工夫,而只需在气温高时打开两头通风即可。但需搭设高荫棚,以降低光照。最适宜的光照度,是相当于薄云晴天光照度的1/2,或烈日晴天光照度的1/5左右的漫射光。主要通过荫棚来调节,遮阳度至少在60%~70%,随着新根的形成,遮阳度逐渐减少至40%~50%。光和热对扦插成活率有很大关系。最佳扦插生长的温度是26~28℃;不宜高于30℃或低于15℃。

4、插后管理:扦插后,插穗不能松动,它的叶片也最好顺风排列,并浇透水。后期不必大量浇水,只作叶面喷雾即可。土壤切勿压紧,并不宜过于潮湿,不干就不浇水。为了促进生根,插穗下端切口可用500ppm的萘乙酸或生根素水浸泡12~14小时。插后20~30天产生愈伤组织,并逐渐形成根系。以后可以每隔15~20天淋施1/1000~5/1000稀薄尿素水液或磷酸二氢钾液。但千万不能过浓,否则会使扦插苗“烧死”。寒、暑天要停肥,或者一个月施一次稀薄粪便水(20%)等。待新芽开始萌发后,则逐渐增加光照,第二年移栽盆内,形成单株山茶花。

茶花怎么扦插

扦插时间在6月中、下旬或8月中、下旬,在南方,床土用素黄土拌40%纯河沙,床面覆1厘米厚纯河沙,防止土壤板结和污染叶面,苗床整好搭起荫棚,然后扦插。北方还要准备塑料薄膜覆罩,以保温、保湿。插穗选用当年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光润、节间2~2.5厘米、表皮呈褐色的枝条,长10~15厘米。每穗要有1~3片顶叶,扦插必须使枝条与土壤密贴,喷透水后再次压实。经常保持床土湿润,每日向叶面喷雾2~3次,20天即可愈合发根。北方扦插用阳畦,铺20厘米草灰土和面沙混合土,上盖1厘米粗沙,冬季用厚蒲席防寒,来春上盆。少量繁殖可用盆扦,用山泥、草灰土和面沙混合土。扦插后放阴凉、通风、潮润处。

夏季可以扦插山茶花吗?应该怎么操作?

山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性喜温暖环境,生长适温为18-25度,喜在半荫、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和在深夏、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忌烈日,忌干燥。

扦插繁殖山茶花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操作。

1、扦插基质的准备

扦插基质要求具有保温、保湿、疏松透气等特性,一般可选用砂质土壤或者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做扦插基质,在条件不允许或大批量繁殖时,也可采用无杂质、泥质上等的黄土。在扦插前一周左右,应把扦插基质放太阳底下曝晒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等到扦插前的1-2天,再用水把扦插基质浇湿。

2、采穗及插穗处理

作为插穗,幼龄树枝条比老龄树枝条容易生根,半木质化的嫩枝比完全木质化的老枝容易生根,故应从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龄期较短的山茶母株上,选取当年生、发育充实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并剪成8-10厘米长的插穗,保留上端2片叶子,余下的叶子从叶柄基部剪去,插穗上端在离芽0.5-1厘米左右处平剪,下端在近节间处斜剪。

3、扦插

扦插时应遵循随采随插的原则,将处理好的插穗枝条的1/3插入湿润的基质中(一般为3厘米左右,干旱地区可适当插深一些)。为避免插穗基部皮层破损,可先用比枝条稍粗的小木棒打孔,再把插穗插入,随后用手指轻轻将土压实,使土壤与插穗紧密接触。扦插密度以叶片稍重叠为宜。

4、插后管理

影响插条生根4个因素是湿度、温度、空气、光照。扦插后应立即给苗床浇一次透水,并搭好弓棚,加盖塑料薄膜,使空气湿度保持在95%左右,温度控制在18-27度之间。初时苗床上应遮荫,而且遮荫程度需大一点,如遇高温天气,可通过叶面喷水或在空中喷雾来降温。

15-20天后,愈合组织开始产生,此时可逐渐减少浇水量,保持湿度85%左右。愈合组织产生后20天左右开始生根,此后浇水量可进一步减少,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避免强光直射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光照时间,使插苗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可适当掀开薄膜两头,让其通风透气。

待插苗完全生根后,可带土移植于露地。为提高移植成活率,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季移植。扦插苗移植成活后,可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以促其生长。

茶花要怎么扦插?

茶花扦插此方法最简便,扦插时间以9月间最为适宜,春季亦可。选择生长良好,半木质化枝条,除去基部叶片,保留上部3片叶,用利刀切成斜口,立即将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钟,晒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浇水40天左右伤口愈合,60天左右生根。用激素处理后扦插比不用激素的提早2-3个月出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快得多。

光照温度:

长江以北春植为好,长江以南秋植为好。地栽应选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

山茶为半阴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阴。立秋后气温下降,山茶进入花芽分化期,应逐渐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若室内光线太弱,山茶则生长不良,并易得病虫害。山茶为长日照植物。在日长12小时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花芽。

最适生长温度18-25℃,最适开花温度10-20℃,高于35℃会灼伤叶片。不耐寒,冬季应入室,温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时间-10℃的低温,但不能长时间超过16℃,否则会促使发芽,引起落叶。生长期要置于半阴环境中,不宜接受过强的直射阳光。特别是夏、秋季要进行遮荫,或放树下疏荫处。山茶喜温暖,怕寒冷。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温度在10℃至15℃的房间内,其他措施得当,春节即可开花,花期可至3月份。

浇水施肥:

山茶对肥水要求较高,中性和碱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长。北方尤其要注意将碱性水经过酸化处理后才,可浇花,具体办法是将自来水贮放2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再加入适量硫酸亚铁(占水0.5%左右)。浇水量不可过大,否则易烂根。盆土也不能干,否则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缩,以保持盆土和周围环境湿润为宜。花期勿喷水。

一般冬季室内较干燥,应经常向山茶叶面喷水,以形成一个湿润的小气候。但阴雨天忌喷水。浇水时不要把水喷在花朵上,否则会引起花朵霉烂,缩短花期。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冬季浇水要视室内温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忌积水或浇半截水。用自来水应先在水桶中存放一两天,让氯气挥发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亚铁,以利于改善水质。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换盆时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发育快,应每周浇一次腐熟的淡液肥,并追施1次至2次磷钾肥,氮肥过多易使花蕾焦枯,开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矾肥水为好,忌施浓肥。一般春季萌芽后,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钾肥,初秋可停肥1个月左右,花前再施矾肥水,开花时再施速效磷、钾肥,使花大色艳,花期长。

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明显影响树形的枝条,以及疏去多余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还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长势不强。

花期控制:

因山茶不耐寒,延缓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选择品种、温度控制、激素处理等办法来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开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笔蘸0.1%的赤霉索,点涂于花蕾上,每3天涂1次,肥水正常管理。9月看花蕾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涂花蕾,若估计”十一”开花不保险,可增加涂蕾次数,增加肥水量,促花蕾迅速生长,使”十一”见花。

扩展资料:

绿化;

由于山茶对光照及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绿地、公园和住宅小区和城市广场、花坛和绿带中,均可以组合在其他植物中应用,当山茶盛开、满树灿烂, 大有画龙点睛之功。

庭园;

山茶最宜庭园绿化,从文化内涵上它是一种传统的瑞花嘉木,一种吉祥的喜树。从形态来看,山茶四季常青,树形适中、地栽、盆栽、花坛种植均相宜。而云南山茶乔木型,需要较大的庭院空间,方能地栽,所以寺院、书院中种植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户户养花,首先必须种植山茶花,但以坛植或盆栽为主。

展览

山茶花可以组成春季花展主题,办成各种级别的花花展览,非常受欢迎,杭州、昆明、大理、成都、温州等地均已相约成俗,山茶花年年成为花展的主题。花展通常选定有利于茶花布展的场地,以盆花为主,分室内、室外展区组织展览、展销,召开山茶专题学术会议等。 [10]

专类园;

在国内外植物或园艺研究部门,有关的园林风景区内,往往根据所具备的条件,开辟山茶植物专类园,供对山茶植物的分类学、生态学、园艺学等方面的研究之用,多数兼有开放展览功能。

中国以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园为最著名,品种多、树龄高、规模大。金殿园林植物园中的山茶园,更具规模,已成为一 流的云南山茶专类园。大理古城具有数量庞大的私家山茶园群体,杨家花园和他毗邻的赵家花园最为著名,后者已于1986年规划改建成大理茶花品种基地。

在华东地区,杭州植物园的山茶园、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省林科所、湖南长沙省林科所等的山茶种植园以及温州的茶花园和金华竹马乡的国际茶花物种园,都拥有众多的山茶品种和茶梅品种,供参观、考察。广西南宁、桂林市建立的金华茶保护区和品种园,也具有相当可观规模。

景观区;

指大面积的山茶自然群落或人工栽培群落的宏观场面,如云南腾冲高黎贡山东坡的红花油茶林开花时的壮观景象,广西金花茶保护区的神奇景观,江西、湖南大片油茶林开花时的景色,以及山东半岛沿海岛屿上珍奇的海岛型山茶生态景观,都是山茶工作者们向往的地方。 [10]

医用;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已有详述:”山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 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

吴其浚(1849)的《 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纲目始录,救荒本草,叶可食及作茶饮,其单 瓣结实者,用以榨油,山地种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区,民间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药用,视红色宝珠茶花为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类 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 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 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参考资料:茶花-百度百科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山茶花如何扦插(山茶花如何扦插成活率高)》
文章链接:https://www.xianhuayuan.com/hua511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