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黄杨是不是不好养?
珍珠黄杨性喜凉爽湿润气候,注意以下事项还是比较好养的。
多年的调研与实践经验证明,野生珍珠黄杨下山后难以成活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所至。
与其他生命体一样,珍珠黄杨在其漫长的生态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长惯性。即在特定自然环境中,习惯按照自身的需求和方式,来调节细胞组织的适应功能,吸收外部养分,以维持其生命成长。改变了这种惯性,就极易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道理跟我们人类常见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几乎没什么两样。
一般来说,野生珍珠黄杨根据树龄和根系受损程度的不等,在移栽后的数月甚至两三年内,只要能给予适当的水份并精心护理,表面看来枝叶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树龄越小,根系细胞的的活力较强,成活的可能性则稍大。但即使得以成活,往往表现为春季返青迟缓,休眠期长,枝叶稀疏薄弱,多处于僵而不死的状态。树龄越大,则根系萎缩越快,尽管主干中的养分仍可维持叶片不致立刻枯萎,但终究难以改变死亡的命运。偶有新根发生,则应注意控制水份并适当光照,以利保根壮根,切忌急于施肥。
具体注意事项:
一、上盆–避免夏日暴晒
珍珠黄杨上盆四季均可进行,以植株休眠期或梅雨期最佳。上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或山泥等为主,土壤以微酸、中性或微碱为宜。如对您当地的土壤不太满意,可以植株所带土壤配以三分之一兰花土或蛭石、泥炭等拌和使用。同时可先在土中适当加上少量豆饼或豆屑等,任其在土中发酵挥发成为迟效型养料,使植株缓慢受益。地栽的植株根系十分发达,上盆时可适当剪去部分主根,须根太多也可抽去一些,不要团缩在盆内。上盆时,先在花盆底孔处固定筛网或瓦片,然后放入植株,填入培养土并浇透水份。
夏季换盆后起初应放置在荫凉通风的地方。春秋季节则应给予较多光照。
二、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浇水是珍珠黄杨盆栽养护的主要措施。植株上盆后应浇足或浸透水份,以后可掌握不干不浇、浇(浸)则浇透的原则。所谓干,是指土壤表面开始呈干白状态,而非彻底干透。
树木栽植于盆中,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进行水分补充,树木就会因缺水而掉叶乃至枯萎。一般来说,珍珠黄杨在室内放置时,浇水不需过勤,若浇水过勤,盆土长期过湿,又缺乏通风和充分光照,则易引起根部缺氧而腐烂;同时浇水的次数应根据季节变化、天气冷暖和土壤的透水性而定。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或连盆浸泡数分钟,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 如经常外出不便浇水,可视花盆大小,用2-3根棉纱或绒线,将一端从底孔穿入盆内,另一端浸入盆、杯或其他容器内,根据水的自吸原理进行供水。冬季水份蒸发较慢,浸入水中1-2根即可,夏季可适当增加,具体可根据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
三、施肥–精肥淡施
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是有限的,因而养分也有限,应注意肥料的补充。但珍珠黄杨生长较为缓慢,施肥不需太多、太频繁,每年以初春和入秋两次为宜。珍珠黄杨盆栽施肥以氮为主,一般20cm蓬径的植株,可用黄豆20粒左右或豆饼浸泡并充分腐熟后兑水施入盆土中。
施用其他液体肥料注意不可过浓,以免伤根,刚上盆和新翻盆的植株不宜急于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见了再说
珍珠黄杨除春夏两季偶有可见得的黄杨绢野螟外,少有其他虫害。危害症状为局部叶片变黄,发现后只要及时捉除或以敌百虫等普通农药喷施即可。
珍珠黄杨病害发生,参照瓜子黄杨的病害特点,如叶面出现黑色斑点、小枝枯萎等症状,有可能是枝枯病或叶斑病,可用多菌灵、代森猛辛等广普杀菌剂溶液间隔5-7天连续喷洒3-4次。
五、修剪–掌握季节
珍珠黄杨分蘖性极强,随处都有新芽萌发的可能,如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影响树姿造型而降低其观赏价值。所以要适时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但切记:修枝应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期以后进行。除刚萌发的嫩枝外,盛夏生长期修剪易导致枝稍萎缩。
摘心:对生长过快的树枝,为抑制其高生长,促使侧技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头。
摘除花蕾:对于树龄较长的植株,每年8-9月份以后,在其枝干或枝端往往会生出一些珠形的花蕾,如过多,应随时摘去生在枝茎的部分,枝端处留着赏花。这样可避免消耗太多养分,保证植株枝叶繁茂。
修枝:珍珠黄杨常在干基上生出新枝条,为保持其造型美观,须注意适当去除。修技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如为云片状造型,则将枝条修剪成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应予剪去。
六、翻盆–无须太勤
珍珠黄杨根系发达,修剪后新根的萌发力很强,在盆中生长一年以后,须根就能够密布盆底。如数年不翻盆并修剪老根,浇水难以渗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将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这时就应考虑翻盆换土。翻盆可用原盆或换稍大一号的盆,根据树木大小来决定。换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增加土壤养分,有利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其观赏效果。修剪老根则可促使新根萌发,提高根系活力,利于养分吸收。
珍珠黄杨换盆所用的土壤和方法与上盆大体相同,翻盆时间可根据以下几方面决定:
一般微型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4年左右翻盆一次。 翻盆可根据根部生长情况来决定,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将盆倒翻过来,用手拍打盆底,使树木连土带根全部倒出来,检查土块板结情况以及根系分布情况,如土块板结、根系密布土块底面,则说明必须翻盆。
翻盆时间四季均可进行,以选择初夏新枝萌发后或梅雨期为最佳。
七、放置与保护–适当光照
珍珠黄杨为喜荫树种,室内放置以通气透光处为佳。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最好能选择早晚和阴雨天,适当置于户外或阳台。长期荫蔽并通风不畅,易使植株枝叶软弱。珍珠黄杨耐寒性较强,可耐零下20度左右严寒,但对晚秋或早春萌发新枝的植株则应注意保温,最好置于室内,以防产生冻害。
八、珍珠黄杨叶片颜色四季各异,休眠期多光照可使叶色变红,否则仍会保持绿色。
黄杨树干和根部结合处皮腐烂了怎么办?
黄杨盆景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室内装饰品,相比于一般的花花草草,它多了一分古朴苍劲,少了一些花红柳绿,有一种褪去浮华的朴素和儒雅,能在无形中提升家庭的格调。黄杨也是盆景四大家之一,品种繁多,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珍珠黄杨等。但无论哪一种黄杨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生长速度慢,俗话说“黄杨36年长一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黄杨的养护过程中,我们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叶子发黄,出现烂根,来和大家详细分析一下黄杨盆景出现烂根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黄杨的根系并不是很发达,对于土壤的疏松程度要求很高,而土壤的疏松性也是黄杨对土壤的唯一要求,酸碱度方面只要不是酸性过大或者碱性过大影响都不是很明显。所以在给黄杨配土和上盆的时候,我们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盆土的透水透气能力以及它的疏松程度。
增强黄杨根系透气性的方法:
1.配土的时候多用颗粒土从根源处解决
给黄杨配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用一些颗粒土。这里阿勇给大家提供一种配土方案供大家参考,我们可以用腐叶土、园土和粗河沙等比例混合,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配土方式,但是颗粒土的含量最好要超过40%。
2.上盆时给花盆的底部垫上渗水层
垫渗水层是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增强透水透气性的方法,就是在黄杨上盆之前给花盆的底部倒扣一些碎瓦片,或者放置上一些碎石子碎陶粒,让土壤和花盆的底部之间有一个大颗粒介质的隔离层,方便空气的流通和多余水分的渗透。
3.选择透水透气材质的花盆,底部要有透水孔
黄杨是一种喜欢湿润生长环境的植物,它原本的生长位置就在山谷、溪边或者树林的下层,所以在养护黄杨的过程中,我们浇水的量必然不会少,为了防止它烂根,我们就尽量选择透水透气材质的花盆,比如说陶土盆、紫砂盆或者泥瓦盆,尽量避免使用塑料盆和陶瓷盆,花盆的大小要与黄杨的冠幅相当,比黄杨冠幅小一到两圈就可以。与此同时,花盆底部必须要有透水孔,方便多余的水分排出。
4. 每隔一到两年换盆一次,用优质土壤保证土壤的透气能力
黄杨的养护过程中浇水量通常都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的肥力会被带走,而且土壤中也会淤积一些无法被水流带走的垃圾,土壤会逐渐变得僵硬板结,对黄杨的根系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损害,所以每隔一到两年我们要给黄杨换盆换土一次,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
珍珠黄杨怎样插
喜欢珍珠黄杨盆景的花友,在日常养护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偶发的情况,本文总结了珍珠黄杨脱叶、枯枝、烂根等偶发问题的处理方法,及盆景的简单养护方法,供花友参考。
一:脱叶
珍珠黄杨脱叶可分为自然性脱叶与损害性脱叶。
1.自然性脱叶,表现:
小枝接近主枝的部分有零星老叶泛黄并脱落,但并不影响树形。此外,翻盆时植株枝叶较为茂盛,而根系修剪较多,也有轻微脱叶现象,此为植物生长中新陈代谢的过程,属正常情况。
2.损害性脱叶,表现:
(1) 小枝接近主枝的部分叶片偶有发黑并多数脱落,但枝端新叶完好。
原因:长期无光照,盆土长期过湿,且放置在通风不良的地方,根部缺氧导致根系窒息或损伤。
对策:控制浇水次数,多通风和光照,如土壤板结可用牙签拨松表土。
结论:处理及时,并无大碍。
(2) 整个植株叶片稍微发白并起皱,浇水后开始脱落,但根系完好。
原因:盆土长时间干透,植株脱水。
对策:适当浇水同时暂缓通风。
结论:脱水时间较短的,浇水后即可恢复。叶片已干,浇水后既不返绿又不落叶的,则希望渺茫。
二:枯枝:
1.自然性枯枝,表现:
枝叶过于密集茂盛的植株,藏于里面的小枝,因长期隐蔽变弱而枯萎,可予剪去,并不影响外观。此外如植株长期缺乏光照也可能会有此情形发生。
2.病害性枯枝,表现:
正常生长的植株,偶有小枝发黑继而枯萎,但其他枝叶完好。
原因:枝枯病
对策:剪除枯枝,用多菌灵或代森猛辛等广普杀菌剂溶液间隔5-7天连续喷洒3-4次。多通风、雨淋和光照,增强抗病能力。
.结论:树形或有影响,但植株不至死亡。
三:烂根
表现:植株叶片初期发白、泛黄,继而脱叶、萎缩,拔出时根须呈红色,严重的呈黑色。
原因:土壤长期太渍,同时通风不良,根系缺氧窒息。
对策:室外放置,多通风、雨淋。严重的可翻盆换土,剪去朽根,如有白根应予保留。
结论:溺爱也是一种伤害。
——————————————————————————–
附:盆栽简易护理方法
盆栽观赏植物,特别是盆栽木本观赏植物,是人们最喜爱的环境装饰及生活娱乐方式之一。但植物是一种生命体,需要养护者具有最基本的培养知识,这就使很多城市居民产生对此了敬而远之的心理。为了从技术层面上解决这一矛盾,经营者们可谓绞尽脑汁。
经过多年试验,我们最终选择了以下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1:在盆栽基质中混放栽培陶粒,以解决浇水过勤或土壤板结时所产生的透气性问题。
2:在托盆里放置固化水,解决盆土易干的问题。在固化水里添加液体肥料,以解决养分供给问题
珍珠黄杨盆景出现脱叶,枯枝,烂根怎么办
磕出来,修剪一下,喷喷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培养土种植,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才可以,干透浇透水,叶片经常喷喷水
珍珠黄杨怎么养,黄叶 又是那种原因?
珍珠黄杨,拉丁名 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 别名中国小老树,鱼鳞木。原产于安徽大别山、黄山、江西庐山境内及鄂西北等海拔1500m以上的几处高峻山巅。属我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珍贵树种。其干苍古圆浑,有百年不老神态;其枝一寸三折,似历尽坎坷风霜;其叶细若珠鳞,浮红流碧,有翡翠玛瑙之晶莹,也有锦鳞灿烂之鲜亮。“此树耐寒抗风,三季翠绿,入冬泛红,姿态十分优美。小树移栽盆内,更见老枝盘绕,鱼鳞披散,美不胜收。是制作树桩盆景的上等材料。(——天柱山志)”
珍珠黄杨为典型的高山常绿树种,木质细腻坚实、叶片革质光亮,生长较为缓慢,水份消耗少。 耐寒、耐旱、耐荫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
多年的调研与实践经验证明,野生珍珠黄杨下山后难以成活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所至。
与其他生命体一样,野生珍珠黄杨在其漫长的生态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长惯性。即在特定自然环境中,习惯按照自身的需求和方式,来调节细胞组织的适应功能,吸收外部养分,以维持其生命成长。改变了这种惯性,就极易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道理跟我们人类常见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几乎没什么两样。
一般来说,野生珍珠黄杨根据树龄和根系受损程度的不等,在移栽后的数月甚至一两年内,只要能给予适当的水份并精心护理,表面看来枝叶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树龄越小,根系细胞的的活力较强,成活的可能性则稍大。但即使得以成活,往往表现为春季返青迟缓,休眠期长,枝叶稀疏薄弱,多处于僵而不死的状态。树龄越大,则根系萎缩越快,尽管主干中的养分仍可维持叶片不致立刻枯萎,但终究难以改变死亡的命运。偶有新根发生,则应注意控制水份并适当光照,以利保根壮根,切忌急于施肥。
作为我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珍贵树种,珍珠黄杨由于受自然条件、树种特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野生种群的分布范围及生长质量呈逐年减弱的趋势。保护和培育自然资源,实现观赏植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
珍珠黄杨经过近十八年驯化与选优培育,在区域上经历了由高山至山脚再到平原的过程,在栽培方法上经历了由精细到粗放的阶段,并完全采用露天自然条件下的栽培模式,经受过冬季冰雪、夏季烈日以及雨涝干旱等恶劣气候的考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树种特性、生长态势、抗逆性能以及栽培技术等与野生珍珠黄杨均有着明显的区别。
长期和大量极限条件下的栽培试验表明,对珍珠黄杨盆栽的养护与管理,只要掌握以下与其他树木基本类似的一些要点,保持其正常的生长状态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上盆——避免夏日暴晒
珍珠黄杨上盆四季均可进行,以植株休眠期或梅雨期最佳。上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或山泥等为主,土壤以微酸、中性或微碱为宜。如对您当地的土壤不太满意,可以植株所带土壤配以三分之一兰花土或蛭石、泥炭等拌和使用。同时可先在土中适当加上少量豆饼或豆屑等,任其在土中发酵挥发成为迟效型养料,使植株缓慢受益。带土球的植株根系十分发达,上盆时应适当剪去部分主根,须根太多也可抽去一些,不要团缩在盆内。上盆时,先在盆底孔处固定筛网或瓦片,然后放入植株,填入培养土并捣实,最后浇透水。
如经常外出不便浇水,可视花盆大小,用2-3根棉纱或绒线,将一端从底孔穿入盆内,另一端浸入碗、杯或其他容器内,根据水的自吸原理进行供水。冬季水份蒸发较慢,浸入水中1-2根即可,夏季可适当增加。具体可根据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夏季上盆后,起初应放置在荫凉通风的地方。
二: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浇水是珍珠黄杨盆栽养护的主要措施。植株上盆后应浇足或浸透水份,以后可掌握不干不浇、浇(浸)则浇透的原则。所谓干,是指土壤表面开始呈干白状态,而非彻底干透。
树木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树木就会因缺水而掉叶乃至枯萎。一般来说,珍珠黄杨在室内放置时,浇水不需过勤,若浇水过勤,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同时浇水的次数应根据季节变化、天气冷暖和土壤的透水性而定。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或连盆浸泡,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夏季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每天傍晚以后,并形成规律,早上浇水后切勿暴晒。
三:施肥——精肥淡施
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是有限的,因而养分也有限,应注意肥料的补充。但珍珠黄杨生长较为缓慢,施肥不需太多、太频繁,每年以初春和入秋两次为宜。珍珠黄杨盆栽施肥以氮为主,一般20cm蓬径的植株,可用豆浆发酵或豆饼浸泡并充分腐熟后兑水施入盆土中。
施用任何肥料均需注意不可过浓,以免伤根。新栽植株不宜急于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虫害见了再说,病害提前预防
珍珠黄杨除春夏两季偶有可见得的黄杨绢野螟外,少有其他虫害。危害症状为局部叶片变黄,发现后只要及时捉除或以敌百虫等普通农药喷施即可。
珍珠黄杨少有病害,参照瓜子黄杨的病害特点,如叶面出现黑色斑点、枝条枯萎等症状,有可能是叶斑病或枝枯病,可用0.1~0.2硫酸亚铁或多菌灵、托布津等广普杀菌剂溶液喷洒预防。
五:修剪——掌握季节
好雨珍珠黄杨分蘖性极强,随处都有新芽萌发的可能,如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其观赏价值。所以要适时修剪,长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但切记:修枝应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期以后进行。除刚萌发的嫩枝外,夏季修剪易导致枝稍萎缩甚至整个植株死亡。
摘心:对生长过快的树枝,为抑制其高生长,促使侧技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头。
摘除花蕾:对于树龄较长的植株,每年8-9月份以后,在其枝干或枝端往往会生出一些珠形的花蕾,如过多,应随时摘去生在枝茎的部分,枝端处留着赏花。这样可避免消耗太多养分,保证植株枝叶繁茂。
修枝:珍珠黄杨常在干基上生出新枝条,为保持其造型美观,须注意适当去除。修技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如为云片状造型,则将枝条修剪成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均应剪去。
六:翻盆——适时适当
珍珠黄杨老根修剪后,新根的萌发力很强,在盆中生长两年以后,须根就会密布盆底,浇水难以渗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这时就应考虑翻盆换土。翻盆可用原盆或换稍大一号的盆,根据树木大小来决定。换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增加土壤养分,有利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其观赏效果。
珍珠黄杨换盆所用的土壤和方法与上盆大体相同,翻盆时间可根据以下几方面决定:
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左右翻盆一次。 翻盆可根据根部生长情况来决定,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将盆倒翻过来,用手拍打盆底,使树木连土带根全部倒出来,检查土块板结情况以及根系分布情况,如土块板结、根系密布土块底面,则说明必须翻盆。
翻盆时结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长的应予修剪,可根据以下情况来考虑。如树木新根发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块底面,则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如根系发达,须根密布土块底面,则应换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进行翻盆。根部粗壮的植株,在翻盆时,可适当提根以增加其观赏价值。翻盆时间四季均可进行,以选择植株休眠期或梅雨期为最好。
七:放置与保护——适当光照
珍珠黄杨为耐荫树种,室内放置以通气透光处为佳。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最好能选择早晚和阴雨天,适当置于户外或阳台,长时间在室内放置后,不应突然暴晒。长期荫蔽并通风不畅,易使植株枝叶软弱甚至枯萎。珍珠黄杨耐寒性较强,可耐零下20度左右严寒,但对晚秋或早春萌发新枝的植株则应注意保温,寒潮到来前最好置于室内,以防产生冻害。
八:珍珠黄杨叶片颜色四季各异,入秋后多光照可使叶色休眠期变红,否则仍会保持绿色。
珍珠黄杨叶子卷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
生理性缺水,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你直接浇冷水了,或者是水管上自来水直接浇的,因为水温和土温的差异导致生理性缺水,或者是水里面有氯离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把水晾晒之后再浇,补救措施唯一可行的就是把所有坏掉的叶子摘掉,不管多少,哪怕剩不下一片,没有关系,不要担心会弄死,小叶黄杨不容易死的,应该是过一个多月会出现新叶子,但注意叶子摘掉以后不要过多浇水.等新叶子发出以后再增加水量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