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一般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建立无菌体系,即外植体及培养基的消毒、接种,获得愈伤组织或器官。
(2)进行增殖,不断分化产生新的植株,或直接产生不定芽及胚状体,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继代培养,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将植株转移进行生根培养,可以转入生根培养基,也可以直接切取进行扦插生根。
(4)试管苗过渡,即试管苗出瓶后进行一定时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
传统植物培养方法
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用花卉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近年来也有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培养以形成新株,称为”胚培养”方法。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采用种子繁殖,这些种子大部分为f1代种子,具有优良的性状,但需要每年制种。如翠菊、鸡冠花、一串红、金鱼草、金盏菊、百日草、三色堇、矮牵牛等。
2、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芽)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物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温室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常用分生、扦插方法繁殖。如一品红、变叶木、金盏菊、矮牵牛、瓜叶菊等。仙人掌多浆植物也常采用扦插、嫁接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种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种途径有:
1、胚胎培养
从胚珠中分离出来的成熟或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2、器官培养
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如根的根尖和切段,茎的茎尖、茎节和切段,叶的叶原基、叶片、叶柄、叶鞘和子叶,花器的花瓣、雄蕊(花药、花丝)、胚珠、子房、果实等的离体无菌培养。
3、细胞培养
以单个游离细胞(如用果酸酶从组织中分离的体细胞,或花粉细胞,卵细胞)为接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意义:
1、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
2、组织培养是开展生物工程的基本技术,各种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技术是组织培养基础上建立的。
3、组织培养可快速繁殖植物种苗,目前组织培养在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培育、新品种的选育、人工种子和种质保存、药用植物和次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常用的植物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
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2个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
1.外植体(被培养的组织块–叶片碎片、茎尖、幼胚等或细胞–去壁的叶肉细胞)细胞恢复分裂,形成大量的细胞–愈伤。这个过程是脱分化。由于是已经成熟的细胞脱离了成熟细胞的状态,回到类似胚胎阶段的状态,故称脱分化。
2.愈伤组织的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甚至形成类似种子中的胚一样的结构–胚状体(体胚),这个过程就是再分化。
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平板培养法:
特点:单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布均匀,便于定点观察、易筛选;通气差,排泄物易积累造成细胞毒害。
看护培养
特点:简便、成功率高;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饲养层培养
特点:操作简便;不能在显微镜下追踪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团的形成。
微室培养法
特点:在培养过程中连续进行显微镜观察;鱿鱼培养基少,水分难以保持,培养基的成分及pH等也溶于变动,细胞短期培养后往往不能再生长。
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
特点:易于补加新鲜培养基、可以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