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种植棕竹的过程中应选在春天的情况下开展,气候适合,能迅速服盆。土壤要调为松散,透气且肥沃的。若是种植的实生苗,挖到时要当心,不可以伤根,可带上土团栽种。若是种植的纤插出来小苗,下葬前要先修根。上盆栽植物种是先铺设一层碎瓦块,以后再放进培养土,放进植株,回填土夯实。
棕竹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种植时间
种植棕竹应取在每一年的春天开展,具体时间是在三四月份的情况下,不可以过早,不然温度不稳定,对植株的复原不好。这时候温度早已回暖了,种下后小苗能迅速融入新的环境,修复生长。
修剪和翻盆
棕竹的修剪简单,关键便是将发黄的叶子剪去,促使各枝干间有质感。每2年换盆一次,对新生儿的植株能够合理的纤插。翻盆的时间段一般在每一年的3~4月,更换一部分的旧土,消毒杀菌后种植。
培植盆景土
种植时盆土运用松散,透气且肥沃的,可以用培养土,农家肥料土,腐殖土及其砻糠灰开展混合,配制好消毒杀菌后再应用,防止里边有残余的病原菌或幼虫。
处理植株
若是种植的刚种植的实生苗,挖到的那时候要当心,不可以伤到根茎,尽可能带上土团一起栽种。若是种植纤插出来的小苗,下葬以前需修剪根茎,要将生长发育异常的,变黑的根所有都剪去,那样不但能降低营养耗费,还能促进融入新领域。
上盆栽植
上盆时要如今盆栽花盆底端铺设一层碎瓦块,提升排水透气能力。之后再放进培养土,放进植株。土壤至少要填至八分满,填完后夯实周边的土,防止出现倒斜状况。种好以后浇足水,以后将植株放到半阴处,大约大半个月的时间就会服盆。
注意事项
留意种植棕竹的情况下不需过深,不然根茎无法吸气,对服盆不好。种下后不可以心急晒直射光,小苗较为孱弱,难以融入,会被皮肤晒伤。
棕竹的养殖方法,你有哪些了解呢?
棕竹是棕榈科植物,也叫矮棕竹、棕榈竹,是一种非常耐阴的观叶植物,摆放在客厅或者书房,既能够净化室内空气,让室内空气清新,也能增加室内湿度,是一款“室内之宝”植物。
家庭栽培棕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养护措施,棕竹终年翠绿,颜值高,更有观赏价值。
棕竹的养护环境
在温度方面:棕竹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比较耐热的植物,但是耐寒性比较差,只能短时间忍耐0℃左右的低温,不然很容易发生冻害。
家庭养护棕竹,温度在20℃~30℃更有利于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时,棕竹仍然可以正常生长。
在光照方面:棕竹对光照要求不高,耐阴性很强,即便是在室内光线差的环境下摆放2~3个月,也不会影响生长。当然,为了不影响观赏,在光线差的环境下摆放一段时间之后,需要摆放在有光线的地方,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让棕竹的叶片更翠绿,更有光泽度。
栽培棕竹,一定不能摆放在阳光下暴晒,尤其是夏季,需要遮阴,避免晒伤叶片,导致叶片的叶尖干枯、叶片发黄,影响生长和观赏价值。
棕竹的养护方法
在浇水方面:棕竹不耐干旱,在生长季节要保持盆土处于湿润状态更好,夏季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除了浇水之外,经常向植株喷雾,增加湿度,保持叶片翠绿。
进入秋季,随着温度降低,水分蒸发减少,相应地也要减少浇水量,避免盆土过湿,造成烂根。冬季北方室内有暖气,空气干燥,经常给植株喷雾,清洗叶片,保持叶片干净、有光泽。
在施肥方面:棕竹喜欢肥沃的酸性土壤,在偏碱性的土壤中会生长不良,在种植时,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并且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底肥,有利于植株生长得更健壮。
因为棕竹是观叶植物,所以给棕竹施肥时,主要以氮肥为主,并且浓度要低,施肥周期在每个月施一次为好,避免施肥浓度过高或者过勤,造成肥害。冬季温度过低时,需要停止施肥。
在修剪整形方面:棕竹在养护得当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很快,而且萌发新枝的能力很强,所以不用舍不得修剪,反而适当地修剪,不但可以萌发更多新枝,而且还可以增加通风、透气性,避免植株出现黄叶,或者病虫害。
当发现棕竹有黄叶、枯枝,或者病虫害枝条时,要及时进行修剪,节省养分,而且还可以促进萌发新枝。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棕竹虽然为观叶植物,但是养护不当或者室内通风环境差时,也会发生病虫害的侵扰,比如叶斑病、介壳虫等。
当发现棕竹有叶斑病时,需要及时喷洒波尔多液稀释溶液,让其与棕竹新陈代谢出来的酸性物质,以及病菌新陈代谢出来的酸性物质进行转化,阻止病菌继续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当观察到棕竹发现介壳虫的危害时,要及时用牙签、棉签’等工具进行清理,或者喷洒75%酒精,或者氧化乐果乳油稀释溶液进行灭虫,以免影响植株生长。
棕竹养护方法小结:
①植株稍耐寒,能短期忍受0℃的低温;②有较强的耐阴性,怕强光暴晒;③怕干旱,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冬季根据栽培温度,减少浇水;④施肥时主要以稀薄的氮肥为主;⑤耐修剪,及时剪去枯枝枯叶,节省养分,促进萌发新枝;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发生病虫害的侵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棕竹要怎样栽培?
棕竹喜阴湿,夏季应放在荫棚下,保持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如烈日直晒,叶子易枯焦。10月下旬应将棕竹移进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10~15℃,则可安全越冬,4月份出室。
浇水:棕竹喜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1~2次,立秋后每天浇水一次,冬季可每3~5天浇水一次。常向植株和地面喷水。
施肥:每月应追施马蹄片液肥一次,5月下旬宜追施腐熟的饼肥,立秋后则应停止施肥。
棕竹怎么栽培?
棕竹喜阴湿,夏季应放在荫棚下,保持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如烈日直晒,叶子易枯焦。10月下旬应将棕竹移进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10~15℃,则可安全越冬,4月份出室。
浇水:棕竹喜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1~2次,立秋后每天浇水一次,冬季可每3~5天浇水一次。常向植株和地面喷水。
施肥:每月应追施马蹄片液肥一次,5月下旬宜追施腐熟的饼肥,立秋后则应停止施肥。
棕竹怎么养 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具体方法:
种植方法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
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8病虫防治编辑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