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Litsea yaoshanensis Yang et P. H. Huang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 Ranales
樟科 Lauraceae
樟亚科 Subfam. Lauroideae
木姜子族 Trib. litseeae
木姜子亚族 Subtrib. litseineae
木姜子属 Litsea
木姜子亚属 Subg. Litsea
杯托组 Sect. Cylicodaphne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小枝褐色,密被灰黄色柔毛。顶芽卵圆形,鳞片外被丝状短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1.5厘米,宽1-2.5厘米,两端渐狭或基部稍钝,薄革质,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有毛外,其余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灰黄色短柔毛,沿脉毛较长,羽状脉,侧脉每边8-10条,纤细,弧曲向上斜展,近叶基处较密,中脉、侧脉在叶上面微突起,在下面突起,下面网脉显著突起;叶柄短,长3-7毫米,密被灰黄色柔毛。伞形花序单生枝梢叶腋,总梗长约3毫米,被灰黄色柔毛;苞片4,外面有灰黄色贴伏柔毛,内面无毛;每一花序有雄花5朵;花梗长1.5-2毫米,被灰色柔毛;花被裂片6,卵形,长约3毫米,宽1.5毫米,外面基部有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花丝长3毫米,中部以下有柔毛;腺体小,圆状心形;无退化雌蕊。果序总梗长3-4毫米,被灰黄色柔毛。未熟果椭圆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5毫米;果托杯状,深约3毫米,直径约5毫米,先端平截;果梗长约2毫米,有柔毛。花期8-9月,果期1-2月。
产地分布
产广西(临桂、金秀)。生于山坡灌丛中,海拔200米。
本种提示
本种近似少脉木姜子L. oligophlebia
Chang;但不同在于叶片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侧脉较多,每边8-12条,在叶上面突起,叶柄较短,长3-7毫米;花序总梗较长,长2-3毫米,花丝有柔毛;果托杯状,不宿存花被裂片。而后者叶片为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侧脉每边4-5条,在叶上面下陷,叶柄长5-8毫米;花序无总梗;花丝仅基部有疏柔毛;果托盘状,宿存有花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