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株松树是什么品种?
中文学名:铺地柏(Procumbent juniper)
拉丁学名:Sabina 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
别称:爬地柏、矮桧、匍地柏、偃柏、铺地松、铺地龙、地柏
柏树的种类及实图
1、千头柏:高 3 ~ 5 米,丛生灌木,无主干,枝密生,直展,树冠卵状球形或球形。叶绿色。供观赏及绿篱。
2、金黄球柏:矮生灌木,树冠球形。叶全年为金黄色。
3、金塔柏:小乔木,树冠窄塔形。叶金黄色。
4、窄冠侧柏:在山东省泰安和江苏省徐州市等地选出的侧柏优良类型,已用于建立母树林和大面积造林。树冠窄,圆锥形。分枝细,枝向上伸展或微斜上伸展,分枝角度一般在45 度以下。 树干通直圆满, 出材率高,适于密植。
5、刺柏:乔木, 高达12米; 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脱落;枝条斜展或直展, 树冠塔形或圆柱形;小枝下垂,三棱形。叶三叶轮生,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刺形。雄球花圆球形或椭圆形,药隔顶端渐尖,背有纵脊。
扩展资料
柏树包含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柏树分枝稠密,小枝细弱众多,枝叶浓密,树冠完全被枝叶包围,从一侧看不到另一侧,多为墨绿色的圆锥体。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雌雄同或异株,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种子长卵形,无翅。
柏科共22属约150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国国产8属29种7变种,分布几遍全中国。另引入栽培1属15种。
光照:侧柏喜光,但幼苗、幼树有一定耐荫能力。一般生长在山的阴面。
温度:较耐寒,抗风力较差。
水分: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
圆柏的野生变种是怎样的形态?
圆柏的野生变种、变型有:垂枝圆柏:枝长,小枝下垂。偃柏:匍匐灌木,小枝上伸成密丛状,老树多鳞叶,幼树叶常针藕状,刺叶通常交叉对生,略斜展。球果带蓝色,果有白粉。本变种有栽培变型(品种)如:密生偃柏、粉羽偃柏、淡绿偃柏等。圆柏之栽培变型(品种),国内外多达60个以上:金叶桧:直立窄圆锥形灌木,枝上伸,小枝具刺叶及鳞叶,刺叶具窄灰蓝色气孔带,中脉及边缘黄绿色,鳞叶金黄色。金枝球柏:丛生灌木,树冠近球形。多为鳞叶,小枝顶端初叶呈金黄色。球柏:丛生灌木,近球形,枝密生;全为鳞叶,间有刺叶。龙柏:树形呈圆柱状,小枝略扭曲上伸而密,全为鳞叶,密生,幼叶淡黄绿,后呈翠绿色。球果蓝黑,略有白粉。金龙柏:叶全为鳞叶,枝端叶为金黄色。匍地龙柏:无直立主干,植株就地平展。鹿角桧:丛生灌木,干枝自地面向四周斜展上伸,风姿优美。羽桧:矮生雄株,广阔灌木,主枝常偏于一侧,枝散展,小枝向前伸,枝丛密生,羽状。叶鳞状,暗绿色,在树膛内夹有反映幼龄性状的刺叶。塔柏:树冠圆柱形,枝向上直伸,密生,为刺形。
柏树的种类有哪些?
1、刺柏
刺柏属于常绿小乔木,性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以至海边在干燥的岩缝间和沙砾地均可生长。喜光,耐寒,耐旱,主侧根均甚发达,在干旱沙地、向阳山坡以及岩石缝隙处均可生长,作为石园点缀树种最佳。
常用做园林用途,木材可用做家具材料,根可入药。为中国特有树种,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内蒙古乌拉山之海拔1400米地带,以及河北小五台山、华山、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区海拔1400~2200米之高山。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耐旱,主侧根均甚发达,在干旱沙地、向阳山坡以及岩石缝隙处均可生长,作为石园点缀树种最佳。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形美丽,叶片苍翠,冬夏常青,果红褐或蓝黑色,可孤植、列植形成特殊景观。在北方园林中可搭配应用。是良好的海岸庭园树种之一。
2、崖柏
崖柏原产于中国重庆城口,生长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层浅薄、岩石,现已是濒危树种。
形态特征:高5-6(10)米,树皮灰褐或褐色,长条薄片状开裂。枝密集、开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叶除幼苗期针形、刺形外,全为鳞形,长1.5-3.0毫米,交互对生。雌雄同株,花单性,单生小枝顶端。
球果椭圆形至卵圆形,长6.0-6.5毫米,当年成熟。种子扁平,两侧具薄翅。本种与朝鲜崖柏的区别在于鳞叶枝的下面无白粉,中央的鳞叶无腺点。生长习性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
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度生长停滞,在-10度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
3、龙柏
龙柏主枝延伸性强,但在江南不向外开展而向上绕主干回旋,侧枝排列紧密,全树婉如双龙抱柱,因此下枝要妥善保存,不可随意剪除或损坏,否则将形成吊脚苗,大损观瞻,所以一般不加修剪,任其自然生长。
龙柏树形除自然生长成圆锥形外,也有的将其攀揉盘扎成龙、马、狮、象等动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圆球形、鼓形、半球形,单值或列杆、群植于庭园,更有的栽址成绿篱,经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圆脊形,可表现其低矮、丰满、细致、精细。龙柏侧枝扭曲螺旋状抱干而生,别具一格,观赏价值很高,我国各地广为栽培。
4、柏木
柏木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石灰岩山地。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30m,胸径2m。树冠圆锥形。树皮幼时红褐色,老年树褐灰色,纵裂成窄长条片。
小枝扁平,细长且下垂。鳞叶交互对生,排成平面,两面相似。鳞叶先端锐尖,偶有刺形叶,中部叶背有腺点。雌雄同株。球果卵圆形,径8~12mm。种鳞4对,发育种鳞有种子5-6。种子近圆形,两侧具窄翅,淡褐色,有光泽。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
5、地柏
地柏中文别名有爬地柏、矮桧、匍地柏、偃柏、铺地松、铺地龙、地柏,匍匐小灌木,高可达75cm,冠幅逾2m。枝干贴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
叶均为刺形叶,先端尖锐,3叶交互轮生,表面有2条白色气孔线,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点,叶基下延生长,叶长6-8mm;球果球形,内含种子2-3粒。匍匐枝悬垂倒挂,古雅别致,是制作悬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